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2020年1月初召开的双城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重唱共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保监重要增长极。
两年多来,局齐建经济圈四川、双城记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川重唱共全力推进金融机构聚集和发展、保监持续深化拓展金融市场、局齐建经济圈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双城记经济金融在更高水平上达到了动态平衡,川重唱共成为“两中心两地”建设的保监“加速器”和“压舱石”。
9月1日,局齐建经济圈在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双城记重庆银保监局局长蒋平、川重唱共四川银保监局局长陈育林详细介绍了两地通过深化监管引领,保监共建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
当天,《推动四川省重庆市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围绕三个重点发展方向提出20条具体措施。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成渝地区落地发展;围绕经济圈高水平建设,《意见》鼓励机构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消费业态、改革开放、生态环境、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等9大重点领域,健全制度体系、创新产品服务。
监管引领,共建“经济圈”
为成渝地区注入金融活水,离不开政策导向与监管引领。
“坚决执行两地省市战略部署和银保监会具体安排,努力制定更细化、更实在、更管用的政策措施。”陈育林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川渝一体化发展,上述《意见》突出融合发展理念,提出在政策协同、风险处置、监管效能提升方面深化监管联动,引导机构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业务协作、推动资源要素共建共享,全面提升金融市场一体化水平。
据介绍,两年多来,两地接连出台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政策举措,以制度供给来引领金融供给。在服务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枢纽方面,截至到今年上半年,两地投放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余额2.63万亿元,提升基础设施内联外通水平,强化重庆、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支持“一带一路”融资余额1.14万亿元,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融资余额489亿元,1-7月出口信用保险共支持2041家川渝企业出口88.48亿美元,有力促进了陆路贸易与海路贸易的对接。
“服务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作为金融监管部门更加责无旁贷。”蒋平表示,两年多来,两地持续健全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加快金融要素集聚、深化拓展金融市场,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截至今年上半年,川渝两地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38家,资产规模占全国的5.63%,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2.16个百分点;保险公司170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数量位居中西部首位,资产规模占全国的3.07%。成渝两地汇集了全国最大的农商行、西部唯一的理财子公司和全国注册资本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外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数量、规模在中西部领先,地方法人机构综合实力也是全国靠前,成都、重庆分别位列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六位、第七位。
川渝自古一家,区域内经济和人员交流密切。数据显示,与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不同,重庆新市民的来源主要是川渝广大农村,去向主要是成渝城市群。
针对成渝地区新市民特点,两地不断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据悉,今年以来,两地新市民专属信贷余额7385亿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渝快保”、“惠蓉保”共惠及2549万川渝居民,累计赔付6.88亿元。
蒋平表示,下一步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维和一体化的发展理念,紧紧地围绕“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引领两地的银行业保险业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跨区域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服务供给,加快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水平建设。
稳大盘靶向施策
四川在全国的战略地位确实十分重要。上半年GDP总量位列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正稳步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当地银行保险业如何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备受关注。
陈育林表示,四川在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中勇挑大梁,主要取得了三方面成效:一是突出重点,助力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引导机构主动对接四川省700个重点项目、川渝共建160个重大项目融资需求。上半年对四川省重点项目建设新发放贷款超63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投放量的80%。指导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进抓项目促投资取得实效,截至8月末,辖内国开行、农发行累计接受四批基金项目申报共286个,已实现授信244个、456.37亿元,其中126个项目已实现投放302.49亿元。积极推动保险资金投资四川重大项目,6月末“险资入川”规模达到5046.45亿元、同比增长22.31%。
稳住经济大盘离不开靶向施策,助力重点行业纾困稳市场更需要政策的精准滴灌。
据悉,四川银保监局先后联合出台67条专项支持措施,联合人行成都分行等部门出台金融助企纾困19条措施,把解决市场主体当前之“困”与夯实长远之“基”有机结合,助推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恢复发展。截至6月末,全省第三产业贷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4%,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1.7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21.7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3.82%、20.89%,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加权平均利率5.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8个基点。
蒋平介绍,重庆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2.3%,“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覆盖率同比提升3.65个百分点,融资规模同比增长2.53倍。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有贷款户数十年增长超过20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年均下降0.26个百分点。
- ·电子烟产品寄递新规发布 每人每天限寄一件
- ·南美三国欲建立锂矿价格联盟,锂业“欧佩克”要来了?
- ·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参加人每年缴纳额度上限为1.2万
- ·起诉乐视控股?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回应:不属实
- ·国任财险一中支被罚13万:编制虚假报表资料
- ·多位明星基金经理高呼:低价捡筹码!又该给丈母娘打电话了
- ·德国医药生物技术公司组团访华,释放了哪些信号
-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本才被决定逮捕
- ·旅企暑期报告出炉 旅游市场需求稳步修复
- ·快讯:大盘午后继续冲高创指涨超3% 供销社板块午后拉升回暖
- ·俄罗斯拆家电芯片造导弹?俄专家怒批纯属“胡扯”!
- ·进博会:见证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 ·一天跌了12%,“网红债基”被指跌到“创造历史”,实锤踩雷信用债,基民拷问:多少年能回本?
- ·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下达,多省份额度相比2022年明显增长
- ·证监会: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不得进行短期收益和规模排名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李国华决定逮捕
- ·花费超2200亿美元?卡塔尔或打造“史上最贵”世界杯!远超近八届世界杯成本总和?怎么花掉的
- ·落地提速!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细则征求意见 将对银行、理财公司实施名单制管理
-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要来了?山东、江苏等城市或将纳入试点范围
- ·宁德时代限制理想汽车使用第二供应商? 理想汽车、宁德时代双方回应:纯属谣言
- ·欧洲央行官员Nagel: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不应导致加息推迟
- ·继续抵御TikTok的“进攻”,谷歌花1亿收购虚拟形象公司
- ·央行许可两家支付机构更名!“人保支付”来了
- ·连续两月销量大幅下滑,本田中国这个“金九银十”惨淡收场
- ·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
- ·远超预期 !美国10月非农就业新增26.1万 但失业率意外上升